虚拟现实第一媒体VR日报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VR行业大事不断,上个月20号Gear VR消费者版本的面世更是将这一火热局面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而无论是期待或是担忧,出于各种各样的背景与立场的考量,在人们心中极其自然的对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滋生出属于自己的看法与展望。
不过,正如华夏古语有“一样米养百样人”的说法,尽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中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部分,但也有很多奇葩性的言论让人无语万分,毫无建设性意义。
譬如说,之前在国内互联网上便有一种奇怪的论调——大致内容是“情色将成为VR推广的重要助力”,大肆吹捧成人XXOO内容对于VR领域的重要作用,甚至煞有其事的举例认为,之所以当年第一代谷歌眼镜在AR市场上的试水失败,很大原因是其过于遵守禁止使用色情图片资料的规定而造成的。
作为一个正常的男性,并非卫道士的笔者当然一点也不排斥这种调调,但从整个国内社会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层面看来,这显然却是一种舍本逐末且有些作死的念头。
正如笔者对于VR领域未来发展的一贯态度——诚然,我们需要以一种开拓性的创新思维来对VR这个新兴领域进行探索和发现,但也必须理解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为”。
早在几年前,西方社会学家Heather Schlegel曾试图通过一个名为UME的项目,在未来建立一家专门为人们提供“情感转移”服务的vr技术公司。
在Heather的设想中,这家公司将致力于利用其掌握的vr技术来直接沟通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互,让教练能够更加敏锐洞察到运动员的自身身体以及心理状况,并针对性的做出调整;也能让医生和护士更好的理解病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从而更好进行治疗。
他们甚至还计划联合房地产开发商创建一个UME社区,在那里所有人都必须嵌入移情技术——即便是处于学龄期的儿童也不例外,以达到无障碍沟通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来,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无比心动的“大同”计划,但是除了计划构想者本身与其拥护者之外,它刚一出现便遭到西方社会舆论的广泛批评,从而迅速搁浅并被人抛弃。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当时在vr技术上的局限是一个方面,但更多是人们认为这种技术将会破坏“个人的隐私权”,并且也因其被认为将侵犯“神的权能”,而遭到宗教领域的联合抵制。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对任何一件事物而言,只有恰如其分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符合当前社会的普世价值才能帮助其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一点无论是在全球的哪个角落都是适用的。
事实上,随着vr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普及化与生活化,这种新旧观念、前卫与传统之间的冲突也会变得愈加剧烈,有些是可以缓和或者绕过去的,但有些原则性的问题,譬如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法律法规、国家主权、种族人权等问题却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敷衍,最好连碰都不要碰一下。
在目前社会准则并不可能发生巨大转变的情况下,相信只要时刻警惕悬挂于我们头顶的达摩利克斯之剑,这些前人为我们总结的经验教训必然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
或微信搜索公众号VR日报,每日获取精彩的VR资讯
关注VR日报 完整你的虚拟现实梦!
热门推荐
-
韩国狠心缩减对VR支出,Facebook和HTC投资的钱要打水漂吗
2016-12-16 -
VR是如何改变零售业的“脸面”?
2016-12-15 -
移动 VR 成未来生活必需品,2020年用户量预计达1.35亿人
2016-12-15 -
VR游戏开发成本揭秘,盈利困难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