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oculus引领VR这个圈子后,整个世界都疯狂了,资本的浮动和巨头们的动作,纷纷为VR输出新的硬件和内容,小米这家神奇的公司自然不会落后,在雷军第一次关注VR到现在产品终于诞生了,先后发布了小米VR玩具版和专业版
在国产移动VR一片唱衰之际,小米以绝对强势的姿态杀入了这个圈子,也为这个圈子带来一股清流,众所周知国内已经有非常多的新兴VR公司诞生,但在移动VR这个市场一直是以低端劣质为噱头的增强版cardboard为主,而三星oculus通力合作的gearvr,让国内大部分VR公司无力狙击。也正是因为三星gearvr验证了高端移动VR市场的可行性,给小米打开了进入VR领域的大门,也就有了今天的小米VR专业版(以下简称小米VR)的测评——《“发烧”的不只是手机——小米VR专业版深度评测》
开箱篇
小米VR眼镜正式版的外包装采用全黑设计,继承了小米产品一贯的简洁风格。包装盒内部非常简单,只有小米VR眼镜、配套手柄、说明书这三件东西,看来小米是要把简洁风一直延续下去(绝对的环保主义)。
外观设计篇
小米VR头盔整体以纯白为主,具有的科技美非常符合虚拟现实的色调,未知、神秘,但对于有需要的用户来说,其他颜色更耐脏,希望后续会有其他颜色的版本。小米LOGO和VIRTUAL REALITY英文标识清晰恰如其分地出现在最为贴切的位置。盖板两侧的预留孔可以插入耳机,上方有调节物距和确认按键。
而这次小米VR最大亮点就在它的环形支架式头带——悬挂式可拉伸设计,让很多VR爱好者想起2014年诞生的Project Morpheus,也就现在的psvr。而小米VR在头箍上的设计采用的按压拉伸加旋转,按下拉伸调节头戴的长度,再旋转放下头枕固定,该设计旨在将受力分布均匀,让面部压力足够小,但实际体验中机身和头箍高度一体化使得小米VR并不能像psvr一样进行面部的调整,因而面部和鼻子的仍然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整体压力已经远远小于国产那些纯塑料盒子,包括三星的gearvr。除此之外,面罩和头枕部分采用的是海岛绒,小米VR明显在内含的材质上做了更多研究,从而精选出这种实际效果非常好的面罩材料。总体来说小米VR专业版头戴是目前个人能够体验到的最舒适的移动VR头戴。
光学设计与成像篇
小米VR透镜采用38mm的防眩光镜片,103度的大FOV,通过调节物距支持最高600度近视、200度远视。在这里向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vr产品一般将FOV控制在90度以上才能具有较好的沉浸感,而这个区间透镜的放大倍率需要控制在6.5倍以上,这使得传统的1080P甚至2K屏幕在8倍光学放大后(小米VR放大倍率),颗粒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初次接触VR的朋友不要相信那些夸大的广告。实际测量FOV为 101度 ,考虑到测量的各种误差,所得数据基本与官方一致。
说到镜片了就不得不说瞳距了,很多用户会抱怨说vr产品会有重影现象,除去软件画面出现的位置错误外,这种问题基本上都是光学透镜造成的。而小米VR的透镜采用自适应调节,说到这里解译下自适应的误区,所谓自适应调节指的不是调节透镜,而是通过人眼睫状肌自我调节达到左右画面成像的目的,也就是说这不是最佳的自然状态,市场上所谓的调节瞳距,是调节透镜的间距匹配人眼,但手机画面的间距不会更改,也就是说调节瞳距也不是最佳的,如果你忍受不了这种不科学的调节方式,那么移动VR并不适合你,像VIVE或Oculus这种双屏幕的vr产品才是你的解决方案。小米VR同样具有红外距离感应器,用来感应面部的接触,及时响应屏幕,而脱下头戴屏幕能迅速息屏,保护续航。
瞳距调节
分屏调节
新的交互方式篇
小米VR的交互方式同时借鉴了三星gearvr和谷歌daydream开发模式的优点,一是外置独立传感器,二是九轴体感手柄。
九轴体感手柄,九轴只指陀螺仪传感器完备的表现(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真实运动只有3个自由度,和缺少空间定位的VR头戴一样,只能检测XYZ三个轴的运动方向,无法进行6个自由度运动,但小米配备了该款体感手柄终于让国内的玩家释放了头部和颈椎,你只需要通过晃动手柄即可完成选中目标的功能。
独立传感器和ATW算法
小米VR头盔通过type C接口进行陀螺仪数据的传输,小米VR头盔体验良好有一半要归功于外置独立传感器的作用,通过近1600hz高采样率的陀螺仪进行三个自由度的方向定位,将位置的数据及时传输给手机CPU,再通过GPU线程进行画面渲染。而另一半作用则是ATW低延时机制的充分展现。简单来说,ATW是预测下一帧位置,复制画面的高级算法,最大的功效则是大幅度降低延时,避免抖动漂移。国内搭载该算法的产品不多,个人了解到的同类产品不包括一体机的话,目前只有华为vr、极幕VR、小米VR。
在高采样率的陀螺仪上加上低延时的ATW算法逐渐成为主流的VR标准后,我们总结出来一句话,任何不具有合格传感器和低延时算法的VR头戴都是耍流氓。
实际测试小米VR具有轻度漂移现象,大概在十分钟游戏后会出现位置的偏移,这实际是算法仍然没有消除陀螺仪数据的累积误差,而再加上体感手柄带来的误差,问题更加明显,而固件更新后,这个现象被修复了,但在绕八字的晃动下,方向仍然出现了偏移,导致头手分离,所以小米VR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算法修正和硬件调试。这一点在谷歌的daydream上只是表现稍好些,不过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估计是惯性传感器的通病,需要各家继续完善算法机制。
性能和屏幕表现篇
设备兼容性方面,小米VR目前支持米5、5s、5s plus、note2,前三款CPU为高通821,小米5则为820,高通在该两款处理器上对VR进行了高性能的优化,基本移动VR应用都能往60帧跑。但是结合ATW算法带来的低延时需要更好的OLED屏才能发挥到完美,否则普通屏幕用ATW就只能发挥它80%的功效,而米5、5s、5s plus采用的是非OLED屏,而note2采用的LG的oled不具备低余晖性能,目前三星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大规模的低余晖OLED屏幕的厂商,看来一块好的屏幕还真的是很不容易,在性价比高的小米身上,未来不知道会如何应对这快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材料上。
完整的VR平台
小米VR商店,分正式版和Play版,正式版则是必须接入小米VR专业头盔才能运行,该商店有视频和应用两大板块,目前视频板块主要是全景视频居多,应用板块强力推荐播放器应用和各类游戏,统计后大致有 播放器和 游戏,那么mi vr商店最大的特色在于接入了大型视频平台的接口,联合优酷、爱奇艺,解决了内容痛点,而游戏部分我们能看到很多优质内容,例如骷髅海、梦幻风之旅,这些游戏我们已经提前在三星gearvr平台体验,评分很高。
应用体验方面小米在这么短时间内上架了数十款应用,一是归功于底层sdk的开发,二是紧密联系了部分优质平台的开发商,进行了游戏移植。这比起国内其他VR初创平台有着更多的渠道和技术优势。当然从整个VR领域来说,比起谷歌或者三星都还有非常大的距离,不过小米公司本身就是大IP的品牌,相信在米粉的支持下,平台内容丰富是早晚的事。
产品总结:
VR自从2012年再度兴起至今已经有4个年头了,而智能手机的发展极大的推进了整个市场的进程,小米VR的表现,如果从同类产品比较,三星gearvr10分,小米至少拿到了8分,和谷歌daydream的初步合作诞生了小米的9轴3自由度体感手柄,尽管表现不佳,但是在市场仍然不成熟的情况下,留给小米VR的时间是足够的,而一代产品从硬件外观、人体工学、软件算法,综合起来已经充分达到了一流水准,当然相信视频面前依旧会有鄙视小米VR的观众,因为移动VR体验终究并不成熟,比如缺少空间定位,体感交互,画质一般等部分缺点,而技术相对成熟的PC VR的成本高昂,但如果你对VR这种新鲜的科技有着一定兴趣的话,199元的小米VR确实是值得用户购买体验的,而未来空间定位和体感也都会以配件的形式支撑着移动VR的发展。
总的来说今天的小米VR,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可以比喻成一只五脏俱全的麻雀,符合目前优秀vr产品的特点,尽管仍然需要长时间的硬件调试和平台丰富,但这不会阻挡真正的VR爱好者体验尝试,而真正阻挡消费者购买的理由,是这个阶段整个VR市场的不成熟。
热门推荐
-
VR/AR技术是沉浸式媒体报道的未来
2019-11-12 -
VR将成为展示项目和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9-08-19 -
AR和VR将对互联网产生巨大的影响
2019-08-13 -
5G将促进AR/VR的改进和采用
2019-07-01
热门专题
每日资讯更多+
-
“元宇宙”为何爆火?游戏ETF带来怎样的投资机遇?
2021-12-27 -
ar和vr的区别就是和用途 AR、VR是真火还是虚火?是复活还是重生?
2021-12-27 -
2021年VR/AR产业链日趋成熟,行业爆发在即
2021-12-27 -
未来5-10倍的VR/AR概念5大龙头公司
2021-12-27 -
VR全景漫游系统功能有哪些?自考院校/专业介绍
2021-12-23 -
又一家科技巨头加入直播大潮之中扎克伯格高度关注直播
2021-12-23
VR设备 更多+
-
V社自家VR设备获IGN 8.5分
2019-07-01 -
ARM显示芯片的设计可以为VR一体机带来更好的体验
2019-05-16 -
来自Bellevue的Valve Index原型VR硬件照片曝光
2019-05-16 -
Acer推出ConceptD OJO 4K Windows MR头显
2019-04-12
VR网站 更多+
-
鸥课学院
2017-09-12 -
玖的VR
2017-08-10 -
ARinChina技术论坛
2017-07-15 -
虚幻引擎社区
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