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vr资讯 > VR AR AI能否改变出版业态
VR AR AI能否改变出版业态
作者:发布时间:2018-01-16 09:52:37来源:每日新报
VR AR AI能否改变出版业态(图)

 

 

VR AR AI能否改变出版业态(图)

 

 

VR AR AI能否改变出版业态(图)

 

 

VR AR AI能否改变出版业态(图)

 

 

VR AR AI能否改变出版业态(图)

 

已走过31年历程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是每年开年出版界的重头戏,全国各地的出版人纷纷带着最新最重磅的作品亮相。作为高规格的行业交流研讨平台,北京图书订货会除了订货展示功能,也不断在信息交流、产业研讨等方面进行延伸和拓展,因而成为集中反映出版界的年度新风向、新生机的“中国出版风向标”。201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刚刚落下帷幕,新的一年里,出版界有什么新业态、新趋势?对读者来说,又有哪些重磅新书值得期待?

图书变身“移动电视”

知识付费在2017年成为热点。从本质上来说,图书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付费的知识服务,只不过,互联网拓展了在图书、文字之外的知识载体,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上的付费知识产品覆盖人群更广,用户体验也优于图书。在出版业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传统出版单位也开始积极融合新技术,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对读者的知识需求进行精准地画像,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内容数据和更人性化的使用体验,或应用AI(人工智能)打造听书客户端,或打造阅读APP,或应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逐步转型知识服务商。

封底印上出版社官方微信二维码,已差不多是如今流行图书的标配,在此基础上,不少图书更进一步增加网络增值内容,知识内容不再局限于纸质图书的载体,而是多种手段相结合,为读者提供更多样化的知识服务。在201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读者可以现场体验应用于专业出版领域的知识服务产品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设备,比如《人卫3D系统解剖学》推出了VR版,只要戴上VR眼镜,拿起手柄,读者就可以瞬间进入一个虚拟的解剖实验室,在这个虚拟的解剖实验室里,读者可以全方位地观察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这种宛如身临其境的体验,便于读者更高效地学习书中内容。

此前,AI已进入数字出版领域,让不喜欢或者不方便用眼睛看书的读者,可以用耳朵听AI声情并茂地朗读图书内容。据业内预测,2018年国内听书市场将以更高的增速持续增至44.3亿元。在听书时代到来的同时,VR/AR技术也从较多应用于专业出版领域转而进入大众出版领域,扫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的图书已不在少数。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套6本的《朗读者》,在红色函套的底部除了印有出版社官方微信二维码,还印有“朗读者AR”的二维码。读者下载“朗读者AR”应用后即可通过扫描书中图片,观看近1000分钟的视频片段。在AR技术的助力下,一套静态的图书瞬间转换成一部“可移动的活电视”。此外,印有“建工社微课程”二维码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试卷》、双色本+APP套装的《新华字典》等都堪称为读者提供更丰富便捷体验的知识服务产品。新技术为阅读服务提供了更人性化的载体、更多元的方式,以读者为中心的知识服务理念将更突出,提升完善服务体系同时成为阅读变革产业创新的新动力。虽然,目前的知识服务领域由互联网企业领跑,但是以传统出版单位在纵深细分领域的内容积累、优质作者资源、靠口碑聚拢的读者群……转型知识服务商也不乏优势。

出版企业上市成风

继2017年有6家出版发行企业上市后,北洋传媒、吉林出版、中信出版等则有望在2018年登陆主板市场,在前沿技术和资本运作的双重加持下,出版企业进入做大做强的新阶段,读者将享受到更舒适便捷、更精准有效的阅读体验。

图书大战内容为王 名家新作最为抢眼

技术手段永远服务于内容,对读者来说,除了更多花样的阅读形式,最关注的还是内容本身。201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700多家参展单位带来50万种精品图书,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图书内容大战中,名家新作依然是重头戏。

与余华、格非、苏童、洪峰并称文坛先锋五虎的马原带来打磨十几年的历史小说《唐·宫》,重述唐代历史的雄浑与浪漫,深情演绎宫廷波诡云谲的阴谋与爱情。马原上世纪80年代开文坛一时之风气,上世纪90年代初远离小说创作,直到2011年回归,从先锋的精英写作转型写实的大众叙述。《唐·宫》是马原重述神话与历史的转型力作,他一改往日叙述的先锋姿态,而是以宫廷斗争为主线,点缀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文人墨客的风雅,以深挚的情感和非凡的想象呈现出别样的大唐宫廷和民间世界,形象地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奥妙,展示盛唐中国的恢宏气象。来到订货会现场的马原表示,主人公玉央仅仅是被历史灰尘掩盖了,自己所做的就是把厚厚的历史灰尘抹干净,让玉央从历史中凸显出来。

作为中国首部关注老龄社会的长篇小说,茅盾奖得主周大新的新作《天黑得很慢》以“拟纪实”的方式展示了老年人的生活——参加各种养生、保健品推销讲座,随后以陪护员的观察讲述反映中国老龄社会的种种问题:养老、就医、再婚、儿女……既写出人到老年身体逐渐衰老慢慢接近死亡的过程,也写了老年人精神上刻骨的孤独,更写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生命的蓬勃与死亡、爱与疼惜,引人反思。

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推出了十年磨一剑的现实主义力作《艾约堡秘史》,关注的是文学创作较少涉足的题材领域——中国暴富人群。小说通过私营企业巨头吞并海滨沙岸的典型现代事件,聚焦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既高度依赖又相互纠结的尖锐现实,直指工业化城市化和资本膨胀过程中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张炜以从未有过的视角和深度关注中国巨富群体的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解码中国暴富人群的发迹史、情爱史、心灵史及资本的原罪,正面透视改革开放40年,为中国原创文学再添新的注脚。著名评论家李敬泽、陈晓明均对张炜的新作寄予高度评价。 在汗牛充栋的文化散文书堆中,李舫的新书《纸上乾坤》是个异数。当代散文随笔创作的主流越来越热衷于写不让读者费脑子的小事象、小题材、小人物、小情绪,而《纸上乾坤》则走真正的宏大叙事之路,是一部思想含金量很高的“烧脑”之书。李舫长期担任鲁迅文学奖、中国儿童文学奖、徐迟文学奖、丰子恺华语散文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鹰奖等评委,在文化艺术、历史、政治等领域的知识储备丰富,《纸上乾坤》中既有她纵论世界现代艺术史、美术史时采撷到的思想珍贝,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回眸与反思和对文化现象的评述,也有对各界翘楚的生动描摹,清晰而深刻地把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外文化画幅展现在读者面前。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森舸澜通过新书《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为读者带来了一场人文与科学完美结合的思想旅行。森舸澜以现代的学术方法把中国先贤的思想重新整理成了一个逻辑自洽的体系,孔子、墨子、老子、荀子、孟子、庄子的古老智慧与全球最新的脑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相映生辉,为读者提供了全新视角,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用更加客观和科学的角度重新理解祖先的思想,无疑胜过盲目的热爱,也能真正了解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引领价值。森舸澜此前曾翻译出版过《论语》,精研中国古代思想,功底深厚,是东西方哲学宗教思想比较、认知科学等领域的世界著名专家。

著名作家梁晓声除了被誉为“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的最新小说《人世间》,还为读者带来新书《总有一种柔软,让人生坚定从容》。两部新书均延续了梁晓声一直坚持的良知和责任感,充满了温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梁晓声坦言,自己回头看以前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亮光,“从我上初一开始,哥哥就生病了,生的是精神病,一直到现在还在北京的精神病院里住着,我要负担他的一切费用,每月都超出我的退休金。”加之自己身体也不好,前几年做了几次手术,梁晓声常常感受生活压力,幸好还有朋友的安慰以及书籍,“书籍是伴随着我走过来的好伙伴。”正因为深切了解文学的价值以及读书的意义,梁晓声希望大家能多读书、读好书,“如果大家认为看手机就等于读书,我会替中国感到遗憾。”新报记者 宇浩

关键词:
分享到

热门推荐

VR网站 更多+

  • 鸥课学院

    2017-09-12
  • 玖的VR

    2017-08-10
  • 虚幻引擎社区

    2017-07-15

热门活动

热门专题

合作伙伴

虚拟现实媒体|站点地图|关于我们|招聘信息|VR新闻滚动|联系我们|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4-2015 VRRB.CN All Rights Reserved
VR日报 深圳大海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3353号 网站邮箱:gexsf@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