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纸磨坊作为一家有影响力的图书出版公司,先后出版了《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陈亚珍)、《没有街道的城市》(苏先生)、《隐形的女人》(孙频)、《盲谷》(惠潮)、《弄堂深处的阁楼》(丙丁)、《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行者小强)、《如梦婉约》(邓志平)等文学作品(注:前五本是小说,后2本是散文和诗歌),这些作品有的获了大奖,有的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还有的被载入学生教辅材料作为范文。可以说,纸磨坊这几年在文学圈子是鼎鼎有名。
记者:我们关注到,这几年纸磨坊一直致力于出版传统小说类图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传统文学转向低迷,而网络文学大行其道的当下,因为经济效益问题,各家出版机构纷纷放弃原创文学作品出版,转而做外版书,或者其它类图书,纸磨坊坚守做小说出版,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纸磨坊刘水晶:前些日子,央视播放一部电视剧《初心》很火。剧中甘祖昌放弃将军的高官厚爵,甘愿回乡当农民。根本原因在于当初他参加解放军,目的是为了村民能有饭吃,能过上好日子。甘祖昌不恋高位而选择奉献,不图享受而甘于奋斗的精神成为领导干部的楷模,时代的先锋。这种精神,是做作不出来的,也不是一时兴起。那是因为内心的一种责任,和甘祖昌将军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纸磨坊之所以坚守文学阵地不撤退,那是因为,这里有一帮喜欢文学的编辑在奉献着,他们的喜悦来自于看着自己亲手打磨的一本本文学作品成功出版上市,这也许是就是信仰的力量吧。正是这份信仰,让我们坚守在这块阵地上,用不撤退。
记者:纸磨坊正在推广“自由作家”征稿方案,在方案中提出了“用心创作的,表达一种理想倾向和真挚情感的文字作品”,跟诺贝尔文学奖提倡的“在文学方面创作出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佳作品”有何联系?
纸磨坊刘水晶:还在我上学的阶段,读过一套“布老虎”丛书,那是一套令一代人癫狂的作品。无独有偶,广西西大出版社目前正在做一套“理想国”丛书,可以说是本本精品,读来甘之如饴。可以说,自从走入出版行业,就一直有一种做一套经典文学丛书的想法,这个想法最终在看到一个上海的作者一部《弄堂深处的阁楼》后成熟并付诸实施。这就是“自由作家”丛书方案的灵感来源。
有了这个灵感,我不自然的想起了诺贝尔文学对作品的要求,逐步梳理出了“自由作家”的组稿方案。“自由作家”强调了一点,就是出版那些“用心创作的,表达一种理想倾向和真挚情感的文字作品”,也就是必须有态度写作。在形式上,我们也提了一些要求,冷静的,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够完全表达、释放作者内心欲望,给人以责任感、坚韧毅力、成熟稳重的作品,而且作品限于小说、诗歌、散文。
记者:“自由作家”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目前效果怎么样?
纸磨坊刘水晶:一个作家创作出一部二部作品,在当下每年出版50万种以上图书中,很难有一点点影响力,甚至根本出版不了,即使出版了,你也到不了市场上销售,这样埋没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面对这种无奈的局面,谁都无能为力。当下人都很焦虑,手机阅读便捷泛滥,各种诱惑的信息无孔不入,标题党用猎奇、色情、煽情的文字处处勾你入局,谁还有时间去安心读经典呢?
纸磨坊策划出“自由作家”丛书,就是想打造品牌,合众人之力,让入选“自由作家”的图书形成合力,从而影响读者关注。纸磨坊经过7年时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很畅通的图书销售渠道,如果能做好营销,汇集起好的作品,就一定有希望在图书市场掀起风浪,弄出动静。
“自由作家”征稿方案推出后,得到了很多作家的回应,截至目前我们收到了上百部作品,甄选出的符合要求的作品有十多本,目前已经上市的有《弄堂深处的阁楼》《一个人的行走》《如梦婉约》。
记者:能具体谈谈入选的小说、散文、诗歌代表性作品吗?
纸磨坊刘水晶:纸磨坊之前出版过的很多小说都是符合“自由作家”这个标准的。2017年3月20日,我收到上海作家丙丁一部小说《井》,在读完几个章节后,我不自觉的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我嘴角带着笑,躲在月光照着的窗前,回忆儿时逐渐遥远的往事。这是冷眼旁观式的叙事方式,以儿童的视角,回顾波澜壮阔的过去,我那时是无知的,所以现在痛彻心扉。读你的《井》,我从中嗅出了狄更斯的《大卫科坡菲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味道。这是意识流的写法,不动声色间、用唯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宁静、激动的岁月。”我们在微信里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丙丁告诉我:写出这部作品,主要受苏童、马原、格非、叶兆言等作家先锋文学影响大一些,也读过萨特的《文字生涯》、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写作中下意识选择这样一种叙述方式。就这样,我们签订了出版协议。《井》最终变成了《弄堂深处的阁楼》,并在出版前入选“自由作家”首部作品。这之后,“自由作家”方案逐步完善。下面具体谈谈这部小说(综合了几个人观点):
有一本描写上海弄堂文化的小说《繁花》,通篇用沪语写作,应该说很富有地方特色,然而作者似乎过于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情景再现,而缺少一点对底层生命的深度挖掘,对比之下,从这个角度来看丙丁的《弄堂深处的阁楼》,应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学现象。小说中,作者似乎并不刻意去编撰一些曲折离奇的悲欢离合故事,也没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识,而是将叙述重心放在一个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棚户区少年孙小刚的身上,用他的眼睛看自己以及周遭的一些事物。
小说首先是对自己的来历进行反思。“我是谁?为什么我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是我了?我为什么不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其他任何一个人,而偏偏是我,孙小刚?”这样的自我追问带有着强烈的哲学意味。孙小刚也许是一个天生神经就比较敏感的孩子,这从小说中关于他的噩梦以及梦游等一系列的描写中能够看得出来。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是,他的家世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也给予了他很大的精神刺激。那个年代居住在上海棚户区的人,三代以上都是来自江浙以及更加偏远农村的流民,他们在上海这座大城市的边边角角里落下了根,在屋棚瓦砾间开启了新的生活。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和难以启齿的悲惨遭遇,这些不堪和悲惨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家世不是集体失忆,就是有意地讳莫如深,到了孙小刚这一代,孩子竟然成为了没有历史的人,他们“一生下来就在这里(棚户区)了,历史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消亡”。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孙小刚的自我追问又被蒙上了一层文化寻根的色彩。对于这样的追问,小说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从孙小刚与井下老人的一段交往,以及老人的身世上做出了侧面的暗示,这样的写作技巧非常高明。
有了自我的反思便会有进一步的自我确认。孙小刚的自我确认是从一只名叫“功课”的流浪猫开始的。“长久以来,我一直是爷爷的孙子、爸妈的儿子、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大孩子们欺负的对象,到底什么才是属于我自己的呢?”小敏阿姨送给他“功课”以后,“我才第一次感到自己无比强大,同时又是无比的软弱”,因为“我有了需要自己保护的东西,一只毛茸茸的小生命”。在学校里,他是老师们重点监管的对象,同时,一个名叫“斜眼”的大孩子还时常欺负他,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对自我强烈的否定。然而孙小刚却不甘于这种否定,他要做出自己的反抗。他与同学李军对班里另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同学张祺进行百般羞辱、戏耍,以及后来的背叛和出卖都是在对自我力量的一种肯定和宣泄;他拿起菜刀装腔作势地要去报复斜眼,并下意识地激怒为此赶来阻拦的父亲以图达到后者替自己兴师问罪的目的就是对现实很有策略的反抗……也许在我们的眼中,孙小刚所做的一系列所谓的反抗都是茫目和微不足道的,但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个幼小心灵的困惑与挣扎。
小说触及了对命运的思索。小说的时间跨度并不长,仅仅是从故事主人公孙小刚小学三年级暑假写到了五年级末的升学考试,然而作者显然用了一种类似意识流的叙事手法,这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具备了更为灵活的表现力。例如,作者在写到孙小刚与女同学赵丽萍的交往时,突然笔锋一转,直接将人物放到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在现时的社会环境下探讨了两者之间关系发展的种种可能,继而又跳转回去,并在两个时空中不断的穿插跳跃,最终完成对一个看似爱情故事实际又含有丰富现实隐喻的文学书写,这样的写作手法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是别具一格的。小说还写了一些其他人物,无论是情路、事业坎坷的伯父,讲求功利的父亲,还是郁郁不得志的小邬老师,甚至那个过于早熟的孩子张琪,所有的人物似乎都被现实所围困而无法自拔,他们的挣扎与求索看似合乎理性,实际却与孙小刚一样,微弱而又不得要领。由此看来,在人们没有完全认清自我与现实,存在与表象之间的关系前,命运是何其的相似!救赎又如何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来看,《弄堂》又是一部多声部的叙事,所有的故事线索都互为陪衬,并且很好地交织在了一起。
总体说来,《弄堂》这部小说堪称经典作品,是历年来七零八零这一代作家笔下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力作,其中充满了各种隐喻和象征,作者写了一个人的童年,但又不局限于童年,而是将它写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并以此作为那个时代底层上海人的精神写照。能达到这样一个艺术高度的作品不多,我认可的作品仅有《白鹿原》《古炉》《蛙》《江南三部曲》《繁花》等为数不多的作品(请原谅本人浅陋,因为读的作品并不多,且有自己偏好所致)。
下面再谈谈散文代表作《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
《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是一本散文作品集,如果你正有心要安静下来,并对收获安静有所期待,那么读一读它,或许是一件美好的事。
作者行者小强,是个了不起的强者,在我眼中,他不是小强,而是大强。我对他是从他的故事开始感兴趣的。行者小强从一无所有的学生到骑行西藏,赴美带薪实习,新西兰打工旅行;从一枚文青到1年内众筹2家青旅和1家青空;从退去联合创始人到终南山过着没水没电的日子,名曰修行;从2本书的作者到重新上路……让我看到这名89年的作者超人的毅力和魄力,无不励志着你我。行者小强回国创立的小强环球工作室,免费地帮助了150多名青年人在国内30多家青旅打工换宿,帮助5名学生赴美带薪实习,帮助70多名青年人赴澳洲打工度假。行者小强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试图帮助中国青年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是行者小强在历经这些不平凡的事件时真实感想在文字上的流露。所以他的作品有了几个鲜明特色:一、所有文字作品,都是来自作者本身体验和经历,所以表达的情感是真挚、诚恳的,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二、他的风格是不同于以往的作品的,它反鸡汤文,不是简单的说教,是苦行僧式的展示,有点释迦摩尼创世的味道,我只能把它暂时命名为“小强体”。三、基于前面两点,我认为,他正在给我们创造一种有态度的文献,他是有理想倾向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是有思想性。也许暂时还不明显,但我深信,他终究会创作出属于世界的精神作品。
我不知道小强在终南山修行半年时,到底悟透了什么?顿悟了什么?我知道,人生需要安静,需要停止,才会有大得。我们常常奔驰在路上,没有机会停下,也不敢停下,只怕停下就被抛弃。可圣人不是,相传释迦牟尼16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29岁时,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 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即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 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小强修行那年28岁。小强的这次停止,会带来什么呢?
事实上,诗歌是我的最爱,我喜欢标榜我是诗人。所以我极力推荐邓志平先生这部诗集。很想为他多做点什么。
纵观四大文明,最先留给这个世界的都是诗歌。古代印度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代希腊罗马有《荷马史诗》、中国有《诗经》。诗歌是人类最古老、最经典的文学形式。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中,有一半以上的奖颁给了诗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诗歌情怀。
《如梦婉约》入选“自由作家”首先是作家有态度的创作,是一部简单、纯粹的诗集。诗歌如李清照的婉约,又似柳永的浪漫,每一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诗文耐人咀嚼,诗意经典回味,诗韵徘徊悱恻,捧读如饮甘醇,久久不舍得放下。《如梦婉约》犹如给时时刻刻被这个社会表达出来的烦躁、忙碌、悸动困扰着的现代人注入了一股清流,让人的心灵获得片刻释然和放松,如诉如泣、如脱如净,如天籁之音。可以说,这些诗歌都是作者从心灵捧出来的真诚和超脱,是现代婉约派诗歌的典型代表。诗歌凝练简约,意境深远,韵味十足,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美的享受。
世界需要诗歌,我们需要诗歌。
记者:你一再提到经典二字,你怎么定位经典作品的?
纸磨坊刘水晶:什么是经典?东西方都给出了定义。《文心雕龙·宗经》中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此“经”就是经典意义的来源,这个定义说明经典是指长期流传中形成的,并且具有历史传承的思想观念的文本。《扬子法言》中说:“玉不雕,玙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就是说,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文本,只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能成为经典。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解释。
西方的经典意义与中国相近,只是因其文明源流而有所不同。古代希腊罗马的《荷马史诗》与雅典诸子因为在基督教之前,一般称为古典文本,罗马以后的名著成为了经典。所以,现在使用的“经典”一词意义相当宽泛,成为广泛流传具有历史时代与文明精神代表性的论著的通称。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他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纸磨坊认为,能称得上经典起码包含以下几点:1.经典必须是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具有价值追求的作品。2.呈现出来的文学成品具备纯粹的艺术性,去功利性的。3.文字优美,能深深吸引读者,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
最后,借用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经典文学的崇高敬意吧:"我对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
热门推荐
-
“峥嵘岁月 红色记忆” 轻松壹佰电影节
2021-11-17 -
六神磊磊:我想讲的是江湖运行的底层逻辑
2021-11-11 -
孙宇晨肖像画等作品将在首届加密艺术狂欢节展出
2021-08-31 -
30万奖金等你来拿,2021第四届中国西安国际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征集发布!
2021-08-30
热门专题
每日资讯更多+
-
“元宇宙”为何爆火?游戏ETF带来怎样的投资机遇?
2021-12-27 -
ar和vr的区别就是和用途 AR、VR是真火还是虚火?是复活还是重生?
2021-12-27 -
2021年VR/AR产业链日趋成熟,行业爆发在即
2021-12-27 -
未来5-10倍的VR/AR概念5大龙头公司
2021-12-27 -
VR全景漫游系统功能有哪些?自考院校/专业介绍
2021-12-23 -
又一家科技巨头加入直播大潮之中扎克伯格高度关注直播
2021-12-23
VR设备 更多+
-
V社自家VR设备获IGN 8.5分
2019-07-01 -
ARM显示芯片的设计可以为VR一体机带来更好的体验
2019-05-16 -
来自Bellevue的Valve Index原型VR硬件照片曝光
2019-05-16 -
Acer推出ConceptD OJO 4K Windows MR头显
2019-04-12
VR网站 更多+
-
鸥课学院
2017-09-12 -
玖的VR
2017-08-10 -
ARinChina技术论坛
2017-07-15 -
虚幻引擎社区
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