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 > 苏宁智慧零售升级背后:持续创新是保持优势的秘密武器
苏宁智慧零售升级背后:持续创新是保持优势的秘密武器
作者:发布时间:2018-06-19 11:07:40来源:

   1990年,27岁的张近东创办了苏宁。他或许没有意识到,28年后的今天,这家小店从这里走向全球、成为一家营收超两千亿元的“零售”巨无霸。

  苏宁28年创业史,他恰恰亲身见证了零售行业的创新历程。从立足空调运营到转型综合电器连锁,再到通过互联网转型为智慧零售企业,张近东带领苏宁一路创新。苏宁的每一次转型都不失时机的成为零售行业升级的缩影。

  苏宁进军互联网零售的2009年,恰逢电商爆发元年——“双十一”购物节成为零售行业瞩目的焦点;苏宁提出智慧零售战略的2017年,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零售业进一步升级,传统电商纷纷寻求线下入口……

  在掌舵者张近东的带领下,苏宁始终与时代并肩“赶考”,而苏宁的每次“赶考”都成为创新的标杆,以零售为圆点和核心,苏宁“同心多圆”的智慧零售生态跃然眼前:零售、地产、物流、金融、投资、文创、体育、科技各个业态正形成一张智慧之网,牢牢覆盖着整个零售行业的产业链。

  苏宁“赶考”是互联网时代转型的必然趋势

  到2009年,苏宁已经成功坐稳家电连锁第一宝座。

  据当年的财报显示,苏宁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同比上升16.84%,实现归母净利润28.90亿元,同比上升33.17%。

  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张近东选择在苏宁如日中天之际宣布转型,当年8月苏宁易购网上商城便正式上线试运营。这意味着,每年贡献30%~50%增长速度的线下业务即将遭受内部挑战。

  张近东回忆,“苏宁的转型可以说是在企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做出的抉择,当时苏宁易购上线时,正是我们连锁店发展最迅猛的时候。”

  甚至有媒体将苏宁的这一转变比喻成“壮士断腕”。实际上,这并不是张近东的第一次“断腕”。1999年的时候,他曾断然砍掉了占比70%~80%的批发业务,全面转型零售商。

  这个决定并非妄断。因为趋势取代优势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逃脱不了的宿命,苏宁的转型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张近东的“赶考”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我们当时清醒的看到互联网的趋势不可阻挡,于是我们决心突破自我,甚至不惜艰辛的蹒跚学步互联网零售。”正是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潜力让张近东更加坚定了其互联网转型的决心。

  苏宁易购上线取得了出乎意料的结果:基于互联网采购、销售、运营、服务的逻辑独立生长,苏宁易购每个季度都是200%、300%的增长,远超苏宁线下业务每年30%~50%的增速。

  但转型绝非坦途,苏宁与张近东在转型期间都遭遇到了阵痛与质疑。

  “在苏宁之前,中国乃至全球传统零售业没有任何向互联网转型的成功经验”,张近东不止一次提到苏宁当时的处境,“没有任何参照和借鉴,苏宁要创新地走出一条转型新路”。

  2011~2012年,在淘宝、京东等电商步步紧逼之下,苏宁开始尝试线下与线上融合的互联网零售。张近东提出打造“科技苏宁”,苏宁的目标是沃尔玛和亚马逊的合体。

  “最难的在于,别人都在质疑的时候,是不是还能坚持下去,很多时候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战略高度是对的,但在过程中的某些时刻,看上去不一定是对的,就看企业家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张近东说。

  多年以后的事实证明,张近东的那个决定是对的。传统电商纷纷开始补线下短板。阿里接连入股银泰、三江购物、联华超市、大润发,京东入股永辉、沃尔玛。

  与社会并肩持续创新

  回忆苏宁的转型历程,张近东感受良多。

  “很多企业创新转型不成功,并非没有看到趋势,而是无法承受短期的诱惑和压力,从而左右摇摆,瞻前顾后。创新一定会出现挫折甚至失败,我们既要抵制诱惑的毅力,也要有经受挫折的勇气。”在张近东看来,通过持续的创新变革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既是苏宁作为企业的核心职能,也是苏宁领先行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

  从苏宁的发展历程看,张近东的每一个创新都关系到苏宁乃至零售行业的升级。

  “创业初期,苏宁的目标是服务好每一个消费者;在连锁发展阶段,苏宁希望服务更广泛的人群;而到现在,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苏宁要融合科技的力量,满足用户全方位的需求,引领行业持续创新。”张近东说。

  后来的张近东,将苏宁带往“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星辰大海。“数据化转型事关苏宁未来”,张近东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数据问题,甚至当年还在美国设立了苏宁硅谷研究院。

  张近东回忆,“当年的苏宁易购网站,每逢大促必宕机”。彼时苏宁易购所采用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在缓存系统、数据库集群技术、读写分离等技术上都比较落后,这导致苏宁易购在关键数据处理技术上落后与行业水平。

  “我们这么多年转型,吃的就是数据化的亏。现在总体向好,但数据的应用和挖掘还是不足。”张近东说,电子商务的技术核心就在数据处理,落后的数据处理一般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慢,高峰时段可能造成数据处理错误,从而造成用户的损失。

  现在苏宁提智慧零售,全员——从一把手到一线员工,哪怕理货员,都要在数据的指导下工作。张近东认为,“这不是走形式,是智慧零售的本质,大家必须掌握,不掌握就淘汰,从我开始。”

  张近东的转型“考试”成绩不错,线上线下“打通”之后的苏宁,释放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渡过了难关——2016年四季度以来,苏宁开始盈利。

  广发证券研究员洪涛指出苏宁云商已经进入了重要拐点:线上流量自然增长,线下二次扩张,经营造血能力恢复。

  2017年苏宁云商的半年报中有几个数字值得一提:线上收入同比增长52.76%,苏宁易购APP日均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80%,二季度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存货周转天数为33.08,比2016年年底减少了3.67天,尽管营业利润仅为2.6亿元。

  创新成为苏宁基因

  时代进步,思维也必须进步。“赶考”多年,张近东明白了一个道理:“以不变应变、以变应变、以变应不变”。

  张近东说,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有始终把握行业的本质,坚守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掌握时代的前沿技术,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这是永恒不变的。

  2014年11月,苏宁推出的家电“送装一体”,就是一个直击用户痛点的服务创新。苏宁将物流和售后服务整合,用户只需要预约一次,就可以一次性解决家电的配送和安装,摆脱了过往家电配送和安装需要预约两次的繁琐,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苏宁的这一创新也成为了家电行业争相效仿的标杆。

  同年“苏宁之夏”,张近东宣布,个人出资1000万设立“互联网创新基金”,提出了“先开枪,后瞄准”的措施——鼓励随机随意的任何创新尝试,用这种激进的做法来给员工固化的头脑“开窍”。

  这是张近东的创新观一键激活了整个苏宁的创新氛围,创新开始成为苏宁的基因。苏宁全面拥抱物流、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

  2015年前后,完成了数字化改造的苏宁,开始发力大数据和云计算,苏宁云不仅对内服务着苏宁易购、苏宁金融、聚力TV、龙珠直播等体系内公司,在苏宁818购物节、五大联赛直播和苏宁金融交易中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通过苏宁转型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牵引、治理方面的经验,苏宁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在为金融、政务等众多领域的外部企业提供服务。

  以物流为例,苏宁与深创投联合设立300亿元的物流地产基金,加快物流仓储基础设施的建设,几乎是两三年就换一个仓库。截至2017年12月底,苏宁存货周转天数已经降至34.89天,同比减少1.86%。这个数据越低,说明企业卖出商品、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

  在张近东看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互通互联。“在苏宁的各个业态中形成一张智慧之网,只待时机一到,将牢牢覆盖住整个零售行业的产业链,源源不断地释放智能创新力量。”

  “经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慰后,接下来苏宁要追求‘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壮志。”张近东开始了下一场“赶考”。

关键词:
分享到

热门推荐

VR网站 更多+

  • 鸥课学院

    2017-09-12
  • 玖的VR

    2017-08-10
  • 虚幻引擎社区

    2017-07-15

热门活动

热门专题

合作伙伴

虚拟现实媒体|站点地图|关于我们|招聘信息|VR新闻滚动|联系我们|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4-2015 VRRB.CN All Rights Reserved
VR日报 深圳大海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3353号 网站邮箱:gexsf@hotmail.com